2015年4月3日

亞斯可以量嗎?亞斯伯格是一種發展障礙嗎?

亞斯可以量嗎?亞斯伯格可以像身高一樣測量嗎?亞斯伯格是不是一種發展遲緩?小孩可能有亞斯伯格時家長該怎麼辦?常聽到人說的早期療育是在做什麼?

兒童成長過程中,社會心理能力的發展,就跟語言、感官、動作、認知一樣重要。任何顯著落後,即暗示兒童某方面的可能疾病,早期發現就能給予即時協助或介入。

「早期療育」制度,結合醫療教育社福各方資源,針對兒童發展,提供全方面評估診斷與完整後續治療。


亞斯兒常見情緒與社會能力發展落後,即為早期療育的服務對象之一。我們希望藉此資訊圖讓大家更加認識「發展遲緩」與「早期療育」,破除迷思或副面印象並幫助需要之兒童。

可以像定期量身高一樣定期量測亞斯?

在看過 Info2Act  的亞斯的厚帽子後,許多父母或是幼教相關人士想知道該怎麼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亞斯,更多詢問到若是亞斯兒能怎麼辦?

什麼是發展遲緩?

正常兒童隨著年齡成長,各方面能力逐漸發展,這些發展會有符合年齡的常模。

發展遲緩兒童是指學齡前(一般泛指六歲以前或進入小學前)兒童在認知學習、人際互動與情緒發展、語言溝通表達、各項知覺感官、粗大動作及精細動作等方面,與同年齡的兒童相比後,有一種或以上數項發展落後或異常的現象。

發展遲緩的原因包含先天遺傳或後天環境影響的多種病況或診斷,常見的表現有身體病弱(先天性視聽障礙,例如先天弱視)、語言表達及溝通能力較差、社會與情緒行為發展較為緩慢、注意力無法集中或持續性較差、學習障礙、動作發展遲緩等情形。

若是以疾病診斷來理解時,亞斯所屬的自閉症類群疾患的兒童,因為情緒發展落後,所以屬於發展遲緩。智能不足的兒童因為認知發展落後,也是屬於發展遲緩。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兒童,若沒有同時出現以上發展面向的落後,可能就不一定屬於發展遲緩。

目前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資料,每100名學齡前兒童約有6至8名可能屬於發展遲緩。台灣的各縣市政府,基於兒童福利法下,實施「早期療育」工作,協助這些兒童可以被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

發展遲緩怎麼辦?

早期療育由政府相關社會、衛生、教育三部門,結合不同體系(包含醫療復健、特殊教育、社會福利)專業人員共同執行。整個流程可大致分為:發現—通報—轉介—>評估—療育等不同階段

前端的發現可能是家長藉由簡單篩檢工具檢測,或兒童相關業務之專業人員發現。專業人員或著聯合評估之社工師即可協助通報社會局,銜接後續社會資源。這裡我們針對家長發現後,就醫會面對的流程步驟。

1.若有懷疑時可就近帶至小兒科、復健科、兒童心智科任何一科就診,由醫師評估後轉介早療聯合門診。依據兒童所需完成相關之早療評估,可能內容包含醫師會診、心理衡鑑、職能評估、物理評估、語言評估、視聽力檢查等。

2.評估後,醫療團隊會依據兒童之發展結果製作早期療育評估報告。其中內容包括評估結果(是否有發展遲緩、是否有疾病診斷) ,以及綜合建議(是否需要申請重大傷病卡、殘障手冊、發展遲緩診斷證明書;合適的療育方式建議;相關的家長諮詢與安置建議)。

3.依據不同發展遲緩階段或是疾病診斷,兒童可能可以申請重大傷病卡、身心障礙手冊、與早療補助。其中補助會因為各縣市政府法令而略有差異,以台北市政府為例,相關補助可能包括教育補助、療育補助、身障補助、低收補助等。

4.即使同為發展遲緩且相同診斷的孩童,會因其發展階段之差異而適用不同形式之療育方式與安置場所。可能包括兒童日間病房、醫院診所之語言職能訓練課程、日間托育中心或發展中心,公私立幼稚園特教巡迴,或資源班加強等。

早期療育的專業團隊

發展遲緩需要及早發現並接受早療服務,如評估檢查、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服務等,不僅能有效減緩遲緩兒童的症狀,協助他們融入社會生活,更可減輕家庭、社會及國家照顧的負擔。

早期療育為跨團隊的合作模式,成員包括:醫師(小兒科、兒童心智科、復健科、遺傳內分泌科)、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聽力視力檢查人員、社工師、特教老師、公衛護士,彼此相互合作環環相扣。法令規定6歲前兒童可接受早期療育服務,6歲以上兒童雖然失去早療身份,但若有需求時,仍將持續接受醫療教育社會等方面資源協助。

給家長的話:以亞斯兒來看,早療絕對能夠改變很多事情,早期開始提供適當的協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摩擦與挫折,都能夠減少很多。

最後這段影片,邀請大家轉載我們的需求。因為有些弱勢族群像是新住民夥伴。需要多國語紙本印製宣導,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發展遲緩?什麼是亞斯伯格? Info2Act 想募款協助新住民,印製亞斯實體手冊印刷,現正募資希望印製出來讓更多人受惠!募資連結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6408



 Info2Act  由Re-lab的吳培弘、王成祥與黃威愷、沃草的柳林瑋醫師、三少二設計的張志祺、 CDC的鄭皓元醫師、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的陳劭芊醫師、張白香以及蔡家薇共同發起。

對本內容有任何疑慮請洽 hi@info2act.org
希望各位朋友能夠廣為轉發分享!讓它發揮最大的效果!

合作、委託、媒體: hi@info2act.org
如果喜歡這個團隊的作品,也不要吝嗇替他們按個讚喔!!
http://facebook.com/Info2Act

本文由 Info2Act  授權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

推薦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