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5日

推薦書《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

十倍速時代中的晚熟世代-摘自王浩威自序片段

對於現在的新一代而言,在他們的成長過程裡,在他們踏入每一個新階段時,大部分的人,當下的反應都是逃逸的型態。

大部分的年輕人總是對一切都是猶豫著。而猶豫這類的心理狀態之所以湧現,往往是當事人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他們內心深處有一種想像,以為有一種近乎完美的狀態(雖然大部分人不承認自己是要求完美的,但他們確實害怕任何的準備不足),才可以投入這個十倍速的水流裡。

大部分的年輕人卻是擔心的。同樣的,他們的父母也擔心著。於是,有時,遲疑許久的年輕人想跳下水試一試了,驚慌的父母卻又想出理由來阻止他們。然而,年輕人留在家庭這塊甲板太久了,父母卻又嫌他們是賴家王老五,是他們想退休了,卻還要背負的十分無奈的負擔。

於是,這一代的年輕人被自己、也被這時代所耽擱了。他們的一切都處在還沒準備好的狀態:即便不得不低下頭試一試了,還是覺得是沒有退路所逼的,不是自己準備好了。就這樣,大家的大學讀得愈來愈久,賴家賴得愈來愈晚,單身階段也愈來愈不可思議的長。

同樣的,他們的父母,也是愈來愈晚熟;或者說,愈來愈不成熟了。

這個世界在面臨十倍速時代的時候,過去的社群或家族已經消失無蹤了。這時人們才驚慌地發現,原來過去擔任父母的親職工作的,其實不是父母自己,而是家族或社群的集體力量,是有一種姑且稱之為「父母集合體」(Parenting Collective)在撫育小孩,而父母只是中間的媒介。

傳統的社會裡,各種親職的知識和智慧是存在在這個「父母集合體」中的。懷孕要注意什麼,沒有一個人會知道,
但同時問問大家就知道了。同樣的,要怎麼照顧小孩,要怎麼處罰小孩,要怎麼幫助某一特殊狀況下的小孩,都是問大家就知道了。這個大家,就是「父母集合體」。

「父母集合體」不只是提供智慧和知識,它也提供監督。如果哪個父母太不盡責,哪個父母太虐待小孩,大家就會出面阻止。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過去社會,雖然體罰小孩是一種普遍的行為,卻很少聽到有小孩被過度虐待,更不用提亂倫,或是小孩被父母活活打死的案件。但是現在,體罰不再合法了,大部分父母也不體罰了,卻有許多小孩被照顧者凌虐至死,亂倫或性侵的個案也是有增無減。

然而,這個「父母集合體」隨著傳統社群或家族的消失而不見了。在這情況下,這一代的父母幾乎是第一代要自己負責養育小孩的父母。他們一切從頭學習,才發現有太多的環環相扣的知識埋藏在裡頭。

育兒或親職的書籍在書店裡是可以陳列一整面牆的,相關的專家也是如過江之鯽,但是這個領域的學習和理解,對我們整個社會而言卻還是不夠,更不用講個別的父母了。

父母更是著急了。只是,驚慌或焦慮的父母,反而將小孩子拽得更緊,於是過度保護了。殊不知,新的問題就在這樣的反應中又出現了——他們的保護,其實是剝奪了小孩透過探索而完成成長的唯一機會。

在這一切情形下,一個晚熟的時代就這樣誕生了。

年輕人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而父母卻又是不夠成熟。

新的洪水來臨了,恐怕也永遠不會消褪。然而,晚熟時代何時才能結束?這是一個無人能回答的問題,將是我們共同要面對的提問。

這一本書想講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以及這個時代裡許多辛苦掙扎的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
........................................
《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文摘
 
大人的行為是最有影響力的教養

國小五年級的姊姊說:「去吳哥窟好了,可以參觀到世界遺產,又有很多資料可以查。」三年級的弟弟說:「不要東南亞,太近了,人家會以為我們家沒錢。」然後轉過頭來問我:「叔叔,歐洲是不是也有世界遺產?」

家裡有錢就會被老師選上得第一?

這是前兩天到好友家裡吃晚飯,和他們家的小朋友不經意的一場對話。原來,朋友要他的兩個小孩自己計畫自己的暑假旅遊。向來在乎成績的姊姊,立刻想到暑假報告的分數,提議一定要去世界文化遺產的所在地,因為班上同學們都知道老師喜歡同學多談談文化歷史的事。而單純許多的弟弟,過去不清楚這些遊戲規則,以往只是天真地跟著姊姊,這次倒也有自己的主張了。

我忍不住問說:「為什麼要別人覺得家裡有錢?」

姊姊回答了:「如果你家裡有錢,老師就會選你代表學校去參加比賽,會讓你得第一名。」

朋友的太太立刻插嘴,有點尷尬地說:「都是十二年國教惹的禍啦。」

兩個小朋友在臺北東區一家頗負盛名的私立小學就讀。那一天下課回來,姊弟一起回到家,繼續著路上他們的話題。姊姊一副小大人的口吻,教訓弟弟說:「你不要太天真,以為學校老師都是好人,他們也是會看你們家有沒有錢的。」楞楞的弟弟,有點懂又不太懂的聽著。

媽媽有點訝異,仔細問了姊姊,才知道是指學校演講比賽一事。但小孩說的也不算很清楚,著急的媽媽立刻打電話去詢問班上其他擔任家長委員的媽媽,才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理出頭緒來。

演講比賽是每班派一位代表參加,全年級的同學都會去聆聽觀賽。去年這樣的情形就發生了。表現最好的那位同學,或者說,同學們反應最熱烈的那位,竟然只得到第二名;第一名則是家長會長的女兒。去年大家也不以為意,畢竟第一名表現也不差,何況他們家又捐給學校那麼多錢。

今年比賽,有一位同學表現特別好,妙語如珠,同學笑聲不斷,最後是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至於上次冠軍的那位,反而表現不佳,同學的反應也是不怎麼樣。沒想到,比賽完名次一公布,家長會長的女兒,表現不佳的這位,又是第一名。評審老師還特別解釋,說她的講辭頗富深意之類的。而第二名,是某位活躍的家長委員的小孩;第三名則是學校某老師的小孩。至於那位表現最好的,至少是同學們掌聲最多也是印象最深刻的,只得到第四名。

這成績一出來,所有的小朋友自然開始竊竊私語,大家開始描繪第一名同學她家是如何有錢,祖父是如何的高官,而且「她還可以指定誰當她的導師呢。」

朋友的母親笑著說,這只是為人父母太焦慮了,總是要給自己小孩最好的。不過,她也擔心地說,沒想到十二年國教再次宣告實施,大家都開始注意自己小孩每一次活動的名次,幾乎要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地步。朋友的太太反而轉移了話題,問起我上次提及的特色教學的公館小學。她問,如果將小孩轉過去,表現自然傑出,會不會對他們以後申請學校較為有利?

大人的言談舉止是活生生的身教

我卻一下子不知怎麼回答。一方面我是聽得有點心不在焉,內心被其他事物盤踞了。我總是無法忘記那一群議論著大人行為的小孩子。他們也許生氣大人的現實和勢利,更多可能是接受「有錢是很重要的事」這看法。另一方面,我突然發現朋友的太太也不自覺地變成「為了升學各展神通的家長」,將特色教學的學校視為終南捷徑了。

然而最讓我困惑和氣悶的是這個私立學校,這個讓弟弟不再天真的學校。我不曉得,這個同時宣稱自己在進行品德教育的小學,究竟知不知道這個事件對品德帶來的負面效應,恐怕是十倍的努力都沒法彌補回來的了。

這就是我們大人的教育方式:因為不夠成熟,對品德只是說說,從來也沒有真正的信仰;所有不自覺的虛偽,也就成為自己小孩未來人生裡,做人做事最主要的依據。

大人的行為,對小孩子的成長是最具影響力的來源。

曾經來過臺灣的日本榮格分析師、也是臨床心理學教授的樋口和彥先生,他就曾分享過這樣的一個經驗。

還在京都大學任教時的樋口和彥教授,曾經在關西地區負責推廣學童的閱讀習慣。當時日本各界普遍憂慮下一代的閱讀習慣愈來愈薄弱,於是各種如何引導小孩閱讀的努力都出現了。

樋口教授在京都的小學進行了一項實驗。他要求老師和學童都帶他們自己愛讀的課外書籍,在早上晨讀的時間,利用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讀自己帶來的課外書籍。這項實驗發現,老師如果也能夠津津有味地看他的課外書,班上的孩童們也就會喜歡看書。

而且,重點不是看什麼書。比方說,有的老師看的是《源氏物語》這樣的文學名著,但他卻是心不在焉的,只是應付應付地看看,他班上的小孩,自然也就不是那麼用心看書。然而,有的老師看的雖然是賭馬經這類的書,但他實在看得太津津有味了,小孩也都變得愛看書了。

孩子往往比我們想像的,還更清楚大人們在做什麼。大人們往往以為自己已經很巧妙地掩飾,不讓小孩知道真正的狀況,但小孩其實都清楚感受到了。我們如果自己不喜歡,又怎麼要求小孩子去做呢?我們自己都不相信了,小孩子怎麼會相信我們所說的這些自己也不相信的事呢?

這些年來臺灣各界呼籲要加強下一代的品德教育。然而,如果我們自己都不相信品德了,不相信品德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我們又如何去要求下一代過一個有品德的生活呢?
.................................

【親子教養困難,為什麼有些人能扮演得不錯呢?】

最近朋友提出的幾個問題,讓我有很多聯想。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過去的父母普遍對子女體罰,卻很少聽到打死自己的小孩;現在的父母絕大多數知道不當的體罰會造成童年創傷,卻經常在媒體看到又一個小孩被凌虐致死?

第二個問題:雖然市面上有很多父母自己寫的教養經驗,包括如何教出傑出的小孩,或如何和青少年少女開明相處,站在讀者的立場都是需要以保留態度來閱讀的,因為有太多沒說的負面現象。

但是,在這親子教養極具挑戰的時代,確實還是有一些父母帶出不錯的小孩。他們,怎麼做到的?

過去的父母在親職能力上乍看似乎成熟和稱職許多,但其實不是父母自己的優秀,而是過去有著傳統的社區或大家庭,在所有親職工作裡扮演著知識與智慧的寶庫、行動的所有支援、以及過分行為的阻止。有了這個「父母集合體」,父母就像是後方軍需供應充足的部隊,永遠都是談笑用兵的。

然而,現在這個集合體消失了。一方面教養小孩全靠自己摸索;另一方面,隔壁小孩半夜的慘叫沒人管。父母像是失去後方支援的失職戰士,完全要靠本能反應,頂多再加上兩本市面上買到的親職書,自然是慌張失措的,甚至是失控抓狂了。

然而,如果這麼困難,為什麼還是有些人能扮演得不錯呢?

我想了一想,至少有兩個條件:

第一,父母個人做為一個人的修為,本身就相當不錯,而且,平常就很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包括與孩子互動時都持續這樣的修為功課。請注意,我指的是做人的修為,是比做人是否成熟、是否用心,層次還要更高的。因為如此,所以能這樣的父母總是「喜歡和小孩在一起」。

第二,父母要有足夠的資源,不論是時間和物質上的。而且,不論物質資源有多豐富,一定要有能力去創造一個時間充裕的環境,也就是懂得對物質(金錢、收入、地位、享受)說:「足夠了,再過來我要將時間給自己(和家人)。」很多人十分富裕,卻是永遠不會覺得足夠的父母。相反的,夠好的父母往往在他們身上都可以看到「錢夠用就好了」的特色。

「錢夠用就好了」和「喜歡和小孩在一起」,也許是在這個「父母集合體」瓦解後,必須要單兵作戰的父母檢視自己的最簡單方法了。

文字出處

......................................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

推薦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